97岁“DNA之父”詹姆斯·沃森逝世,享年97岁

  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获诺贝尔奖。

  诺贝尔奖获得者、“DNA之父”詹姆斯·沃森逝世,享年97岁。

  詹姆斯·杜威·沃森在纽约长岛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去世,享年97岁。

  主要成就:

  1951-1953年在英国期间,詹姆斯·杜威·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F.H.C.克里克合作,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。这个学说不但阐明了DNA的基本结构,并且为一个DNA分子如何复制成两个结构相同DNA分子以及DNA怎样传递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提供了合理的说明。它被认为是生物科学中具有革命性的发现,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。

  他和弗朗西斯·克里克成功地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,这一壮举被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彼得·梅达沃先生称为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”。

  由于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学说,沃森和克里克及M.H.F.威尔金斯一起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著有《基因的分子生物学》《双螺旋》等书。此外,他还获得了许多科学奖和不少大学的荣誉学位。

  此外,沃森在生物科学的发展中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,例如在攻克癌症研究上,在重组DNA技术的应用上等等。他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倡导者,1988年至1993年曾担任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持人。

  (综合自百度百科)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none
暂无评论...